(李秋莹) 8 日,上海浦东美术馆迎来二周岁生日。据悉今年的生日主题为:“UP IN MAP”。
工作人员介绍,Up的寓意为向上的,升起的。上海浦东美术馆诞生于生机满满的夏天,人们来到这里感受艺术,身心感受到Up之力,蓄力艺术能量。Up又是一个循环过程,当疲惫并渴望灵感激发,再次来到上海浦东美术馆,通过艺术之美收获疗愈,为自己重新注入向上之力。
自2021年7月8日开馆以来,上海浦东美术馆凭借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具有标志性的特色建筑、优质卓越的展览和高水平的运营服务,在短短两年间迅速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一致赞誉,成为了浦东、乃至上海一张耀眼夺目的文化名片。
【资料图】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浦东美术馆也从未停止向前奔跑。秉持着与国际顶尖艺术机构、艺术家合作的惯例,上海浦东美术馆在多重的不确定中砥砺前行、不断摸索、全力推动上海的国际文化交流,为观众们呈献了一张张可圈可点的答卷。
过去一年中,上海浦东美术馆快节奏、高效率地发展了众多国际合作伙伴,高质量地呈现了共7场重量级展览,做到了让观众们足不出“沪”即可欣赏来自世界各地顶级艺术机构的展览与艺术原作。
截至今日,上海浦东美术馆所举办的展览在内容主题、创作媒介、文化语境、地理范畴、时间跨度上,都实现了高度的多元和开放。同时,在这7场展览中有5个展陈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展览规模巨大,为观众们提拱了宽阔而舒适的观展空间。
上海浦东美术馆开馆以来首个以设计为主题的展览“乐趣与智慧——意大利当代设计”,回顾了意大利当代设计史上激荡而充满革新的七十年。展览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Aldo Cibic所创立的Cibic Workshop领衔展陈设计,为观众打造了一方独特而生动的展览空间。
作为“展览、美育、文创、国际交流”四大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浦东美术馆自建馆以来,始终坚持在“美育”方面持续探索、尝试创新。过去一年,上海浦东美术馆公教团队策划并落地了60余场公教活动,形式包括馆校合作、公教对谈与讲座、展览工坊等一系列充满互动性的精彩活动,总计参与人数近10万人,受到各界观众的极大好评。
另外,上海浦东美术馆全新公教品牌活动“美普绘——少儿艺术家培养计划”也于2023年2月28日正式启动。“美普绘”是浦东美术馆携手英国泰特美术馆联合发起的国际性学生美育培养计划,旨在关注孩子的自我表达与艺术成长,通过打造创新性、国际性的社会美育品牌,以“世界眼光”挖掘孩子们的艺术潜力、启发感知力、培养创造力。
首届少儿艺术家培养计划以“未来城市之我见”为主题,鼓励参与者从建筑、交通、学校、家庭、天气、能源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与创作,通过对未来城市的大胆畅想,抒发独特的观点,拓展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本次美普绘投稿时间为7月1日至7月15日,本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少儿征集主题创作,报名免费,零门槛、不设限。希望参与的小朋友和家长请尽快于微信公众号“浦东美术馆上海浦东美术馆”中的“美普绘”专栏进行投稿。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浦东美术馆累计组织超过10场线上与线下馆内活动,积极努力地以更加多样化的内容丰富观众们的观展体验。
在挑战线上活动的新形式之余,上海浦东美术馆也持续为观众策划了多场馆内表演,例如:2023年1月推出的“TO 上海浦东美术馆”系列迎新活动、2月推出的“轻音乐来到美术馆”2023元宵音乐会与情人节“相约浦美”音乐汇、以及5月的“轻音乐返场浦东美术馆”专场演出。
“上海浦东美术馆文创,艺创新尚”是浦东美术馆对文创的定位,具有艺术、独创、奇巧、实用、亲民这五大特色。过去一年内,上海浦东美术馆文创团队实现开发自营文创产品160种,设计并制作产品近35万件。
自2022年11月份起,上海浦东美术馆文创团队发起了业内首创的“文创巡回展”,并陆续于前滩中心、晶耀前滩、陆家嘴中心L+MALL举办。展览以文创为主题进行了创意展示、现场市集等互动体验,累积吸引近2万人次到现场打卡。
上海浦东美术馆自开馆至今,一直秉持着“以观众为中心的美术馆”的定位。
在过去的两年里,上海浦东美术馆累计参观人次近100万。其中,过去一年参观人次近40万,单日最高接待观众超过5,000人次。为了保证观众们能拥有良好的观展体验,上海浦东美术馆配备着一支高水平的安保与服务团队。2022年底,该团队已评选出第一批年度“服务之星”,以嘉奖该年内服务表现突出的员工,并授予金色徽章。
除了专业的物业团队,上海浦东美术馆也在馆内每日安设了志愿者,为有需求的观众们答疑解难。2022年7月起至今,馆内共召集志愿者服务超530人次。
两年来,上海浦东美术馆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许多观众从第一次了解上海浦东美术馆,变得更加熟悉上海浦东美术馆,最终爱上上海浦东美术馆。
未来,上海浦东美术馆将继续强化“展览、美育、文创、国际交流”四大功能,不断扩大国内外行业影响力。同时,将继续以艺术为中心,生产知识、促进交流,推动更多优质的展览落地,为观众们带来更多惊喜。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